- 四种善 → 四種善
- 諸法之善與不善, 可由勝義、 自性、 相應、 等起四種因素決定。 四種善, 即: 一、 勝義善, 又作真實善。 謂真解脫, 即涅槃。 涅槃為最極安穩, 眾苦永滅。 二、 自性善, 謂不藉余緣, 其體性自善;指慚、 愧, 與無貪、 無嗔、 無痴三善根。 此五法不待相應及等起而自為善。 三、 相應善, 又作相雜善。 指其他信、 勤等善法, 因其鬚與上述五法相應始為善, 故稱相應善。 四、 等起善, 又作發起善。 謂身、 語二業, 因其由前述之自性善與相應善等起而為善, 故稱等起善。 見《俱舍論》卷十三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